烧麦又称烧卖、稍美(内蒙古写法,音shāo mài )、肖米、稍麦、稍梅、烧梅、鬼蓬头,在日本称作焼売,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,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。形如石榴,洁白晶莹,馅多皮薄,清香可口。喷香可口,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,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。
营养功效:
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朋友们喜欢吃烧麦吗?大家知道烧麦的做法是什么吗?制作烧麦的配料需要什么呢?烧麦怎么做才好吃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。
烧麦的做法步骤
1、将放凉的糯米饭内加入1/2勺白糖拌匀备用。
2、猪肉馅加入料酒、盐腌制10分钟。
3、胡萝卜、香菇洗净切碎末备用。
4、锅置火上加少许油烧热倒入香菇、胡萝卜末煸炒2-3分钟盛出备用。
5、另将腌制好的肉馅、加少许鸡精、香油煸炒至变色盛出。
6、将肉馅、糯米、香菇、胡萝卜混合加老抽搅匀,制成烧麦馅料。
7、烧麦皮是现成的饺子皮,用擀面杖把皮四周擀薄,就成了烧卖皮。
8、用左手托着面皮,用右手将面皮向上方中心合拢,并在即将合拢时,用右手的食指与拇指在坯子的颈部捏一下,使其口部张开呈花状即可。
9、蒸锅水开后,放入烧卖坯,保持大火蒸8分钟即成。
实用小提示
1、正宗的烧卖皮要用专门的擀面杖,家里一般用普通的擀面杖,可以把外边压出褶皱,象荷叶裙边的样子就可以了。
2、包烧卖的时候,不用收口,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烧卖边,轻轻收一下就可以,其实比包包子还容易。
3、烧卖蒸之前一定要在烧卖表面喷水,因为擀烧卖皮的时候,要加许多面粉,才能压出荷叶裙边,如果不喷水,蒸好的烧卖皮会很干。
烧麦名称的由来与传说
相关典故烧麦一词的来历,有多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: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,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,吃着糕点,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,故烧麦又称“捎卖”,意即“捎带着卖”之意;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,故又称之为“稍美”,意即“边烧美丽”;还有一种说法是,烧麦最初叫撮子包,因感其名不雅。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,随改名为烧麦。现今烧麦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,所以一般人约定俗成叫“烧麦”。
早在乾隆三年,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,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,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。某年除夕之夜,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,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。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、油而不腻,洁白晶莹,如玉石榴一般。乾隆食后赞不绝口,回宫后亲笔写了“都一处”三个大字,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。从此烧麦馆名声远扬,身价倍增。
另有一种说法是针对羊肉大葱烧麦的。据说烧麦真正的起源在清朝的绥远,也就是现在内蒙的首府——呼和浩特市。明末清初时,在呼和浩特旧城大召,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,后来哥哥娶了媳妇,嫂嫂要求分家,包子店归哥嫂,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、卖包子,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,再无分文,为增加收入今后娶媳妇,弟弟在包子上炉蒸时,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“包子”,区分开卖,卖包子的钱给哥哥,稍卖的钱积攒起来,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,取名“捎卖”,后来名称演变,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。现在呼市旧城人称它为稍美。吃它也很讲究,吃前要吃一些当地的点心,作铺垫,吃后要喝砖茶,其他茶都不如砖茶去腻。